
(一) 简 介
熊远鹏(1989.9),男,江西赣州人,中共党员,工学硕士,主要从事无机非金属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光学性质研究。在Discover Nano、New Journal of Chemistry、无机化学学报、功能材料、人工晶体学报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9篇学术论文,其中SCI收录3篇、EI收录1篇,参与发布团体标准1项。
(二) 教育工作经历
1. 学习经历
2011/09 - 2014/06,福州大学,材料物理与化学,工学硕士
2007/09 - 2011/06,景德镇陶瓷学院,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,工学学士
2. 工作经历
2023/04 – 至 今,福建技术师范学院,材料与包装工程学院
2021/10 – 2023/03,福建技术师范学院,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
2019/09 – 2021/07,萍乡工业陶瓷发展服务中心(江西省工业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)
2014/07 - 2019/09,北京天香美仑科技有限公司
(三) 主讲课程
《无机及分析化学》、《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》、《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》、《无机化学实验》、《分析化学实验》、《物理化学实验》、《材料科学基础实验》等理论和实验教学工作。
(四) 教学与科研项目
(1)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育科研项目,JAT210378,多级结构钨青铜的合成及红外屏蔽性能研究,2022/01~2023/12,结题,主持.
(2)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,S202214683034,掺杂钨青铜纳米材料的合成及红外吸收性能研究,2022/05~2023/05,结题,指导教师.
(五) 教学与科研成果
1. 代表性论文
[1] Xiong Yuanpeng, Wu Bo, Lin Yuanzhi, et al. Facile synthesis of hierarchical W18O49 microspheres by solvothermal method and their optical absorption properties[J]. Discover Nano, 2024, 19(1): 89.
[2] 熊远鹏,李世迁,张明文,等. VOCs热催化氧化技术中整体式催化剂的研究进展[J]. 化工环保,2023, 43(6): 730−736.
[3] 熊远鹏,李世迁,林辉,等. 基于Fe与CuSO4制备硫酸亚铁铵的实验方法改进[J].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,2023, 44(3): 118−121.
[4] 熊远鹏, 李锐星, 孔繁东, 等. 一维纳米材料Cs0.2WO3和W18O49长度与红外吸收关联性的Mie散射理论推导及实验验证[J]. 无机化学学报, 2021, 37(10): 1764−1772.
[5] 熊远鹏, 李锐星, 张越, 等. 水热法合成CsxWO3纳米棒及其红外吸收性能[J]. 人工晶体学报, 2021, 50(6): 1036−1043.
[6] Wang Tingyu, Xiong Yuanpeng, Li Ruixing, et al. Dependence of infrared absorption properties on the Mo doping contents in MxWO3 with various alkali metals[J]. New Journal of Chemistry, 2016, 40(9): 7476−7481.
[7] 熊远鹏, 吴波, 王敏, 等. Na掺杂闪锌矿ZnS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第一性原理浅析[J]. 功能材料,2014,42(1): 1089−1095.
[8] 熊远鹏, 吴波, 王敏, 等. 闪锌矿ZnS电子结构、相变与物理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[C]. 第十六届全国相图学术会议暨相图与材料设计国际研讨会. 江苏常州,2012.
[9] 熊远鹏, 吴波, 温翠莲, 等. 透红外晶体材料研究现状[J]. 红外,2012,33(11): 1−7.
2. 授权的标准
[1] 李世迁,林渊智,陈自灿,陈盛,陈庆华,周晓艳,陈锋,熊远鹏,万园. 秸秆/聚合氯化铝复合水处理材料,全国团体标准,T/CI176-2022,29/12/2022.
3. 获奖情况
获2023年福建省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比赛三等奖、功能材料优秀期刊论文、萍乡市青年岗位能手、湘东区工业陶瓷科创中心优秀党员等荣誉。
(六) 联系方式
xiongypeng@163.com